Jobs TBD Ep.3: 如何不讓 Brainstorming 變悲劇?

Jason HOU
11 min readOct 10, 2018

--

最近的學習目標是用途理論,然後應用在工作中,同時要撰寫系列文章,記錄學習過程的思考精華。

這是整個系列的第四篇文章,希望跟大家分享:

  • 在 Brainstorming 操作「雙鑽模型」,有哪些關鍵?
  • 如何運用「用途理論」來「引導 Brainstorming 的方向」?

事情是怎麼發生的呢?

休假 10 天後回到台灣,隔天立馬上班。幹嘛不多休息一天?因為專案進入尾聲,遇到重要里程碑。從中偷出休假時間,收假時就要想辦法追進度,所以選擇了直接上工啊。

當我正覺得「喔太棒了,專案進度稍微超前,隊友們真是太罩了!!!」的時候,就出現了一個臨時的支線任務:

『有空嗎?想找你來協助一場 Brainstorming 腦內風暴!』

「啊?!?什麼時候?」

『後天,也就是兩天後!』

「哎,可是我覺得有更適合的人選,你問過他了嗎???」

『問過了喔,換他去休假了耶!…(笑)

…大家推薦你來協助呢… 拜託嘛… 』(灌了一陣迷湯)

(繼續推拖了好一陣子)「啊…..好拉好拉……」

我絕對沒有當下答應,真實對話比這個長很多中間推託了好一陣子,發現推不掉,只好當作一個練習機會,也是個跟隔壁部門隊友變熟的機會。(沒錯,我催眠了我自己。

好,催眠結束,但總不能用「催眠」來使得 Brainstorming 參與者自動生成點子吧?我不是專業的催眠師,所以到底該怎麼辦呢?

Brainstorming 為什麼失敗?

雖然說,以前參加過好幾次 Brainstorming,但有超過一半的經驗…都不太好,歸納出這幾種糟糕的情況:

  • 1) 結束後,產出的提議「跟已知點子差不多」,大家覺得浪費時間
  • 2) 過程中,提案的方向超級發散,最後也無法收斂、濃縮,大家覺得產出的提議「根本不可行」,大家同樣覺得浪費時間
  • 3) 不論提議的新穎性、可行性,結束後大家發現,團隊中有最終決定權的人「完全不採納提議,也沒提供說明」,事情好像沒發生過一樣,大家同樣覺得浪費時間,甚至覺得被欺騙
  • 4) 過程中或結束後,團隊中有最終決定權的人(或較為資深的人,或任何成員)直接且強烈的「否定所有提議或過程」,甚至直接表示這一切都在浪費時間,大家覺得非常挫折、無奈、甚至不服氣

為什麼會產生這些狀況呢?

如果是 (4),表示這個團隊太早執行了腦內風暴,可能是「還沒形成適當的心態與期待」,也可能是「沒有穩固的事業本錢」或「鼓勵嘗試的團隊氛圍」。想像一下,如果公司現金流緊繃,半年內有倒閉風險,此時恐怕不是做腦內風暴的好時機,要先做更緊急且重要的事情。如果有人覺得腦內風暴能解決燃眉之急,絕對要請他三思。

如果是 (3),表示團隊在有認知落差的情況下,就執行了腦內風暴。可能是主管或老闆有「還沒表達的想法或期待」,這時候釐清彼此想法,反覆溝通,回頭讓整個團隊理解,理論上就能化解。如果沒有反覆溝通、化解誤會,團隊「覺得被欺騙」的感覺就會累積成內傷,以後再舉辦腦內風暴,成員就不想積極參與了。

如果是 (2) 或 (1),表示團隊在執行腦內風暴的時候,沒有掌握好操作關鍵,讓過程「太發散」或「不夠發散」,或者讓過程「太倉促來不及收斂」或「收斂過程有瑕疵」。伴隨著成員覺得產出的提議「跟已知點子差不多」或「根本不可行」,連帶產生 (3) 的情況,讓一切不了了之,久而久之團隊中就有一股「腦內風暴沒用」的印象,以後就越來越難舉辦腦內風暴了。

如果你依然(或曾經)相信 Brainstorming 腦內風暴是個好方法,那我們先來惡補一下,常見的「Brainstorming 基本結構」,等等再回到「Brainstorming 的操作關鍵」。

雙鑽模型 Double Diamond

經過了好幾年的發展,「Double Diamond 雙鑽模型」應該是最廣為人知的框架,可能是最多設計師最喜歡的設計思維。理論上,我們能夠套用此框架到最多的設計流程上,所以這裡肯定要貼一張圖給大家看看:

雙鑽模型,出處: How to apply a design thinking, HCD, UX or any creative process from scratch

看不清楚,對不對?好,再來一張,你可以再靠近一點:

再一張雙鑽模型,出處: 設計思考怎麼改變世界?

先來看圖說故事一下:有沒有看到,這兩張圖裡面,都有兩個「菱形」?每個菱形代表一組「發散」和「收斂」的過程,每個菱形就是一個鑽石,而「雙鑽模型」的直白解釋就是:

良好的設計過程,都至少是 2 個「發散又收斂」的過程。

舉例:

  • 第一次發散:我們先做「用戶訪談」
  • 第一次收斂:再來「濃縮訪談結果」
  • 第二次發散:然後「畫出設計草圖」
  • 第二次收斂:接著「開發出產品原型」

當很多個菱形的「發散又收斂」銜接在一起,我們就有了一系列的設計活動、服務設計、產品優化。對設計產品、開發產品的人來說,每次都經歷了一組「發散又收斂」的體驗。

Brainstorming 腦內風暴也是一個設計過程,希望在有限時間內,進行幾次「發散又收斂」,直接讓參與者共同創作、共同設計。

操作「雙鑽模型」的關鍵

可以濃縮成三個關鍵:

  • 我們有「多少資源」?以 Brainstorming 來說,特別是「有多少時間」?
  • 我們要「如何發散」?打算「發散到什麼程度」?朝「什麼方向」發散?
  • 我們要「如何收斂」?打算「收斂到多具體」?用「什麼方法」收斂?

有點抽象,對不對?那麼,我們再來看圖說故事一下。

第一個關鍵,我們有「多少資源」,假設今天最重要的資源是時間,那麼「時間」的意思就是「這個菱形的左右寬度,可以拉到多寬」。

左邊的比較窄(時間短),右邊的比較寬(時間長)

第二個關鍵,我們要「如何發散」?假設我們已選定發散的方向,那麼「多麼發散」的意思就是「這個菱形的上下高度,可以長到多高」。

左邊的比較高(發散到很廣),右邊的比較矮(發散沒那麼廣)

換句話說,就是「我們要從左邊開始畫菱形時,展開多大的角度」。

左邊的展開角度大,右邊展開角度小

第三個關鍵,我們要「如何收斂」?假設我們已決定收斂的方式,那麼「收斂到多具體」的意思就是「我們要在右邊關閉菱形時,要留多少開口」。

左邊的開口比較大,右邊的開口比較小

如果把三個操作關鍵(有多少資源、如何發散、如何收斂),放在一起考慮,搭配上面幾張圖,我們可以發現:

設計過程也是一個搜索旅程。

想像一下:我們面對一個無邊無際的地平線,我們要在有限時間內,展開有限的搜索範圍,然後收斂聚焦到更小範圍的方向上。

在這趟搜索旅程中,我們每次只能看到一條地平線,無法看穿地平線後面的世界迷霧,但可以看到地平線上的輪廓。當我們收斂聚焦到一個小範圍的方向上,就可以往前幾步,走到那個位置,然後看見一條新的地平線,展開下一回合的搜索旅程。

現在,我們旋轉上面這些圖的視角,順時針轉 90 度:

這個團隊,在兩輪搜索後,選定了跟原本方向差不多的範圍。

而這個團隊圈了好大一個範圍,除非他們有資源多方嘗試,否則就要再次搜索、限縮範圍。

這個團隊選定了另一個範圍,偏離了本來的道路,往新方向嘗試。

我們現在了解 Brainstorming 的基本框架與操作關鍵,知道自己有多少時間與資源,可以開始實作,那下一步的難題就是:

  • 用什麼方法「引導發散的程度與方向」呢?
  • 用什麼方法「引導收斂的具體程度」呢?

以「用途理論」引導 Brainstorming 的方向

先解說 Brainstorming 腦內風暴的三個隱含假設:

  • 團隊成員最了解我們的顧客
  • 團隊成員最了解手上的工作,最能評估可行性、舉出有效方案
  • 只要創造良好機會、使用良好機制,團隊成員就能生成有潛力的、夠創新的方案

基本上,我們相信三個假設為真,那麼會出問題的環節就是「創造良好機會、使用良好機制」。參加過 Brainstorming 的人大概知道,良好機會的基本條件是「放鬆的氛圍」和「安全的嘗試空間」,不會有人在腦內風暴時以 KPI 施加壓力,也不應有人立即否定、否決、貶低任何人的提議。

至於良好機制,關鍵就在於帶領腦內風暴的人,他如何設定發想的題目與流程。落實操作關鍵的具體手段,就在「設定題目」與「制定流程」上,用這些環節來「引導發散、收斂的程度與方向」。

先一起來看看,我們制定的流程,當作例子。

舉例:發想「聖誕節行銷主題」的腦內風暴流程

目的:運用團隊成員的腦力,收斂、提出聖誕節初步的候選行銷主題

(一)開場:

  • (1) 鼓勵多產生提議,請不要限縮、否定任何人的點子
  • (2) 最終方案,還要給專案小組確認

(二)發散 Round 1:

  • (1) 請站在第一人稱,說一個故事(3min),可以說「我最印象深刻的 X’mas」或「我想像自己是消費者,參加了某個 X’mas 的行銷活動」
  • (2) 每個聽故事的人,要用便條貼,捕捉兩種線索:(a) 聽故事時感受到的「情緒反應」;(b) 故事中的「動詞 + 名詞」,也就是故事角色採取的動作
  • (3) 每個人都至少講一次故事,講完故事,聽眾就來牆壁前面貼便條貼,並跟大家分享原因

(三)收斂 Round 1:

  • (1) 請大家分成 3–5 人一組,共同討論「如何將相似的『情緒反應』分成一群」,並下一個標題,代表每一群的「情緒主題」
  • (2) 對每一群情緒主題投票:(a) 第一次請站在「消費者」的角度,選最有共鳴的主題群;(b) 第二次請站在「團隊成員」的角度,選最符合公司調性(品牌、願景、使命)的主題群
  • (3) 重複 (1),討論「如何將相似的『動詞 + 名詞』分成一群」,並下一個標題,代表每一群的顧客行動
  • (4) 重複 (2),對每一群顧客行動投票

(四)發散 Round 2:

  • (1) 花 15min,請大家想出一個行銷主題的提議,每個提議要包含: (a) 一個「情緒主題」;(b) 一個「顧客行動」;(c) 提出一個「行銷玩法」當作例子
  • (2) 請大家分享自己提議,說明上述 (a) + (b) + (c) 產生的效果
  • (3) 聽完大家的提議,如果又有新想法,就重複 (1) 和 (2);如果沒有,就結束

(五)收斂 Round 2:

  • (1) 對每一個提議投票,第一次站在「團隊成員」的角度,選最符合公司調性(品牌、願景、使命)的提議
  • (2) 對每一個提議投票,第二次站在「公司業績」的角度,選最能在聖誕節期間推動業績的提議

用途理論在上述流程的作用

回顧用途理論提出的三大類用途:

  • 人有滿足「功能性用途」的需求
  • 人有滿足「情感面用途」的需求
  • 人有滿足「社交面用途」的需求

聖誕節顯然是人們滿足「情感面」與「社交面」用途的情境,因此在發散 Round 1 的時候,我們刻意捕捉「聖誕節故事」裡面的「情緒反應」和「動作 + 名詞」,藉此引導發想的方向。故事中的「情緒反應」就暗示了人們在聖誕節的情感面用途,而「動作 + 名詞」很可能暗示了人們的社交面用途,以及為了滿足兩類用途而採取的行動。

為什麼以「說故事」的方式,作為發散 Round 1 的機制?這運用了「轉換訪談」的思路,我們假設人們對於「掙扎時刻」總是印象特別深刻,而每個「掙扎」都代表了未被滿足的需求、情境、或目標。在轉換訪談中,我們就是希望顧客跟我們分享一個掙扎時刻的「故事」。透過「講故事」或「分享經歷」,顧客特別容易回想當時的情境,並提供細節,比起回答一個個問題來得更加容易。

在腦內風暴中應用用途理論,我們希望能達成以下兩個效果:

  • 團隊成員以相同的語言結構,描述、捕捉顧客的需求
  • 團隊成員能站在顧客的角度,篩選出最能滿足顧客的提議

當然,經營企業不只為了滿足顧客,也要實現企業的願景,也要獲得商業成功,所以在收斂、投票時,我們切換這幾個不同的評估視角,希望能篩選出滿足三方期待的提議。

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,感謝各位讀到最後,希望下一篇文章,能回到理論本身,接著再談談更多用途理論的應用。

如果你對用途理論也感興趣,或者想繼續看到系列文章,歡迎 [留言] 或 [鼓掌] ,藉此督促我不得拖稿囉!

感謝 J 隊友提供這次嘗試機會,感謝 L 隊友分享文章給大家,和感覺 R 朋友分享主持腦內風暴的經驗!

去看「用途理論」系列文章:

--

--

Jason HOU
Jason HOU

Written by Jason HOU

從 Developer 變成 Growth Hacker,然後又變成 Product Manager。 https://www.linkedin.com/in/jason-tc-hou/

Responses 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