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obs TBD Ep.4–3: 什麼是「渴望成果」?如何串連使用?

Jason HOU
7 min readJan 27, 2019

--

上一篇文章,我們介紹了「用途規格 Job Spec」和「用途故事 Job Story」,這篇文章,希望進一步跟大家分享:

  • 渴望成果 Desired Outcome
  • 串連三個工具

工具三:渴望成果 Desired Outcome

如果很疑惑 Job Story 中的 Expected Outcome 要寫什麼,別想太多,直接來看 「ODI 創新流程」(Outcome-Driven Innovation )中的 Desired Outcome Statement。我覺得這是整個用途理論界的核心關鍵之一,有承先啟後的作用,也給了用途理論極大的差異性。

ODI 創始人 Tony Ulwick 可能比 Christenson 更早開始研究、應用用途理論,他口中的用途理論,跟 Christenson 有個重大差異:

用途「就是」顧客在特定「情境」中,能獲得「進展」。

A job is the progress that an individual seeks in a given situation.

在 Christenson 的版本中,他則說:用途「使得」(enables)顧客獲得進展。由此可見, Ulwick 特別注重進展,因此提出「渴望成果」(Desired Outcome)這個語言工具,並直接認定「進展」才能代表顧客需求。

下面這張圖,簡潔說明了 Desired Outcome 的結構:

“Giving Customers a Fair Hearing”,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, 2008

Ulwick 說明 Desired Outcome Statement 是「顧客定義的指標,讓進展變成可被衡量、被掌握、被預測的過程」,必須透過訪談挖掘顧客期待的進展,再轉化成 Desired Outcome 的語言結構。換句話說,雖然我們難以衡量體驗本身(畢竟設計與美感帶有主觀成分),但可以衡量「體驗帶來的結果」。除此之外,衡量「渴望結果」和「目前成果」的差距,就成了 ODI 創新流程中的關鍵方法。

在 Christensen 在【創新的用途理論】中也提出類似概念,他認為「用途理論不僅改善流程精進的方向,也會改變衡量成效的方式。它把關鍵的績效標準從『內部的財務績效指標』轉變成『外部的顧客效益指標』。」

我覺得上面兩個說法太冗長、太繞口,改用以下方式稱呼:

  • 商業成功指標(Business Success Metrics):各類財務指標、生產與物流的效率指標、服務流程的漏斗轉換率,通常以「優化績效」為目標。關注這些指標的主角,大概九成以上是公司本身、或團隊成員、或股東的金融分析師。
  • 顧客成功指標(Customer Success Metrics):以顧客為主角的指標,以 Desired Outcome 為代表,是顧客衡量「特定情境下獲得多少進展」的方法。雖然顧客內心知道衡量的方式,但未必能精確表達出來,需要挖掘、萃取、與轉化。

這邊舉個例子,協助大家理解「訪談內容」轉化成「Desired Outcome」的前後對照。以「商品詳細資訊頁」上的「商品評價」來說,我們在訪談中詢問顧客:

  • 什麼時候會用商品評價?
  • 哪些情況,讓你覺得商品評價很難用?
  • 你希望商品評價如何幫助你?

我們獲得了這個顧客的這段話:

「大概購買前都會略看評價,(用評價中的照片)看看和商品照有沒有誤差,特別找星星數少或大串文字的評價,看看缺點。覺得評價會很大地影響購買行為,會推坑幫助下決心,也會補足商品規格的不足。覺得困擾的是常常看到不相干的商品評價,或看到太多星等(很高的評價),反而讓人特別擔心,有時候是反指標。」

當然,這只是其中一小段訪談紀錄。訪談過多位用戶,發現了商品評價帶給顧客的進展,其實就是:

| 減少顧客「發現產品不符期待」的情況,特別在結帳前一刻,或收到商品之後。

這句話是挖掘、濃縮、轉化後的結果,訪談後我們必須從多位用戶身上,自己辨識出這一個重複出現的期待。每位顧客雖然用了不一樣的描述方式,但其實都在講相同的渴望成果。

如果已經有辦法濃縮出顧客成功指標,渴望成果 Desired Outcome 適合用在以下情境:

  • 當隊友不理解產品、功能、專案對顧客有什麼價值時,用簡短的一句話破題,開門見山的傳達「顧客成功指標」,然後再補充更多情境與實例
  • 放在任何需要描述「目標」的地方,例如: PRD 、產品/功能提案、專案簡報、年度或季度的目標設定、OKR 中的 Key Results
  • 放在 Job Story 的 So I can (Expected Outcome)段落

串連三個工具

我們用了兩篇文章,介紹「用途理論」中的三種「語言結構」(Job Spec, Job Story, Desired Outcome),當我們下次面對三種狀況時,希望能帶來以下效果:

  • (1) 減少「建立方法」時「花費的時間」或「遭遇的排斥」,融入現有方法,相輔相成
  • (2) 減少「敘述需求」時「花費的時間」,口頭溝通時可濃縮成 3 句話,文字溝通時可濃縮成 1 頁 A4 文件
  • (3) 減少「依情境重置溝通素材」所「花費的時間」,可以有彈性的重組、合併、拆分

經過前面的介紹,舉例來說,我們可以這樣運用:

  • 口頭溝通時,先傳達 Desired Outcome,再用 Job Story 補充,釐清目標和顧客需求
  • 短文溝通時,以 Desired Outcome 和 Job Story 開頭,放在 PRD 或產品/功能提案中
  • 長文溝通時,把 Desired Outcome 和 Job Spec 融入現有的研究報告中,搭配 UX 工具箱中「濃縮研究成果的圖表」,圖文並茂、相輔相成
  • 在 Desired Outcome、Job Story、Job Spec 中替換相同內容,善用三者類似的結構,快速重組、合併、拆分

經過這段探索與濃縮「用途理論」的過程,我發現這套語言結構,確實有串連各種工具的能力。當然,用途理論的觀念,不算是跨時代的進步,因為過去也有很多領域提出類似見解,例如:用戶研究、設計理論、人類學、心理學、認知科學等等。如果接觸過這些知識,讀用途理論時很容易有「似曾相似」的感覺,甚至覺得只不過是「老調重彈」或「舊酒新瓶裝」。

我覺得用途理論的漂亮之處,就在於它提出了夠簡單、夠簡潔的「思考框架」和「語言結構」。這帶來兩種效果:第一是幫助許多人在沒有以上前置知識的狀況下,也能在實務中直接應用;第二是幫助有前置知識的人「化繁為簡」,在實務中串連各領域的知識和工具,並和沒有相關知識的隊友溝通協作。換句話說,這是一個「把理論帶向實務」的橋接工具,因為已經精簡到無法再簡化的程度,所以才有辦法貫穿各領域的知識之牆。

除此之外,我們千萬不要小看「語言工具」的力量。產品經理的工作中,有太多時間要花在參與會議、口頭協商、做簡報、寫文件,本質上「語言」就是我們吃飯的「工具」。如果有一套好用的語言工具,可以省去我們很多麻煩,建立有效的協商默契,並維持穩定的溝通品質,實在太重要了。

再進一步,還想跟大家分享一個私人的工作祕訣,那就是:

產品經理要服務非常多的「用戶」,包含了密切合作的夥伴 — 每個合作對象都是「使用產品經理的用戶」。

在合作過程中,如果我們也用「渴望成果」記錄每個合作對象的期待,綜合比對後,再說明我們必須面對的取捨,就能很有效的「釐清問題」並「溝通目標」。有句話說,每個偉大的產品,後面都有偉大的產品經理。偉大之處,也許就在於 — 她用心觀察、細心體會了每個用戶的「用途」與「渴望成果」。

在工作中使用這三個語言工具,過了一段時間,我開始思考這幾個問題:

  • 如何串連 Growth Hacking 或 Product Development 中常用的「假設-驗證」思維呢?
  • 如何順暢的重組、合併、拆分,達成效果 (3),減少「依情境重置溝通素材」所「花費的時間」呢?
  • 有了這些工具,然後就一路暢通了嗎,還會遇到什麼問題?
  • 用途理論還能串連到哪裡呢?

希望還有後續的文章,繼續分享這些主題。感謝各位讀到最後,下一篇文章預計分享「抽象層級」和「用途-產品假設」。

如果你對用途理論也感興趣,或者想繼續看到系列文章,歡迎 [留言] 或 [鼓掌] ,藉此督促我不得拖稿囉!

去看「用途理論」系列文章:

--

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