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obs TBD Ep.4–1: 什麼是「需求」的本質?

Jason HOU
6 min readJan 20, 2019

--

最近的學習目標是用途理論,然後應用在工作中,同時要撰寫系列文章,記錄學習過程的思考精華。

這是整個系列的第四篇文章,但本來的文章太長,所以再切成 3 小篇文章,所以這是第 4–1 篇,希望跟大家分享:

  • 為什麼「描述需求」如此困難?
  • 什麼是「需求」與「設計」的本質呢?
  • 用途理論中,三個描敘需求的「結構化語言工具」

為什麼「描述需求」如此困難?

身在產品開發團隊的我們,是不是遇過以下狀況呢?

  • 每天面對超多產品回饋、需求申請,花很多時間釐清、溝通?
  • 參加無數的會議,冒出各種需求,發散的無邊無際?
  • 終於提出產品路線圖,面對各方質疑,結果改到四不像?

這些「蒐集、整理、協商需求」的過程,是不是很令人頭痛,又消耗我們寶貴的時間?不僅難取得共識,我們最怕的更是「產出無法推動成效」?

究竟卡在哪裡?歸納出這幾種狀況:

  • 1) 描述需求時「語意不清」,沒有釐清的過程,產生誤會
  • 2) 針對相同的功能、介面、流程,因為每人代表「不同用戶」,或遇到「不同情境」,提出互相獨立的需求,產生衝突
  • 3) 針對相同需求,因為負責「不同目標」,或站在「不同的解讀角度」,產生僵局

因為以上三種狀況,導致我們必須反覆溝通,消耗很多時間,也難以確立目標、推動成效。

舉例:營電商網站的團隊,討論「如何優化商品詳細資訊頁」

大家七嘴八舌提出想法…

行銷 Abby:「我們要提供更多商品照片,我逛電商的時候最愛看照片了。」

狀況 (1),語意不清:「商品照片」是指主商品的照片,還是相關商品的照片?為什麼需要照片,能達成什麼效果?

工程師 Bob:「放大圖片的介面也很難用,點擊圖片還另開分頁,又不能切換圖片。」

設計師 Cindy:「但我覺得是排版有問題,很難找到資訊,令人生氣,我朋友因此乾脆不買了。」

客服 David:「可是,顧客說『商品評價』最重要,又說我們的評價功能很難用,不能篩選評價。」

狀況 (2),情境差異:同樣針對商品資訊頁,在「什麼情境」,覺得放大照片、或產品資訊、或商品評價,很難用?

行銷 Eddie:「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降低跳出率,因為這是站上流量最高的頁面。」

工程師 Fiona:「我們不是有首購優惠嗎?可以在商品頁上強調,吸引顧客購買!」

業務 Greg:「對對對,賣家一直跟我講『優惠卷功能』很重要,希望顯示各種優惠,在商品旁邊。」

工程師 Henry:「如果可以讓顧客分享優惠給朋友,說不定還能帶進更多流量!」

行銷 Iris:「說到分享優惠,購物季要到了,可以完成『分享優惠』和『贈送購物金』的功能嗎?」

狀況 (3),目標或角度差異:同樣針對商業需求有關的「優惠」顯示,但各自期待達成什麼目標?這些目標分別遇到什麼挑戰、哪些限制?

如何改進?

知道這些狀況後,我們該如何努力,朝什麼方向改進呢?

  • 面對狀況 (1),我們希望:降低「描述需求」時「語意不清的情況」
  • 面對狀況 (2),我們希望:降低「溝通需求」時「被自身立場、情境侷限的情況」
  • 面對狀況 (3),我們希望:降低「提出需求」時「遺失或誤會個別目標的情況」

如果有一套「語言結構」,除了讓我們朝以上方向改進,還能額外產生以下效果:

  • (1) 減少「建立方法」時「花費的時間」或「遭遇的排斥」,融入現有方法,相輔相成
  • (2) 減少「敘述需求」時「花費的時間」,口頭溝通時可濃縮成 3 句話,文字溝通時可濃縮成 1 頁 A4 文件
  • (3) 減少「依情境重置溝通素材」所「花費的時間」,可以有彈性的重組、合併、拆分

那是不是很令人期待呢?

為了介紹這個語言結構,我們先回顧一下「需求」的本質。

「需求」與「設計」的本質

引用【設計思考怎麼改變世界?】的這段話:

設計就是「現況」到「目標」的過程。在這裡我為了好記,簡單的說,設計就是 A→B

設計思考怎麼改變世界?

如果我們認同以上這段話,那麼反過來說:

因為「使用者處於一個情境」,進而「希望達成某個目標」,所以產生了「需求」

先有「產生需求的過程」,我們才能「捕捉需求」,並依據需求來設計。符合「需求驅動設計」的「用途理論」,基於一個重要的假設:

人是「目標導向」的行為者,而「情境」會影響目標,但「手段」並不會

為了捕捉、描述需求,我們基於以上假設,產生了各式各樣的工具,都為了達成以下子目標:

  • (A) 降低團隊「理解顧客情境」所「花費的時間」或「認知門檻」
  • (B) 減少團隊「描述目標」所「花費的時間」或「誤解的情況」
  • (C) 降低團隊「溝通產品方案」所「花費的時間」或「誤解的情況」
  • (D) 降低團隊「驗證方案」所「花費的時間」或「經濟成本」

舉例來說: Customer Journey Map、Persona、Storyboards、Empathy Maps、Value Proposition Canvas、等等等,多少都希望能達成以上子目標 (A)、(B)。而輔助產品設計與開發的工具中,PRD、User Story、User Flow、Wireframe、Wire Flow、等等等,都希望能達成子目標 (C)。

若我們野心更大,希望達成子目標 (D),則需要眾人通力合作,進一步導入 Prototyping、Usability Testing、AB Testing 等方法。

然後我們就發現,這也是一個「工具氾濫」的時代。

我們有「上千種工具」,協助我們釐清「上萬種需求」,聽起仍然讓人無奈?在工具氾濫的時代,我們如何抓取「團隊有限的注意力」,傳達最重要的訊息?如何給一個有效的摘要,快速複習上次的階段成果?有沒有通用的框架,可以串連眾多工具?

終於,我認識了「用途理論」,以及一套精簡的「結構化語言」工具。

三個「結構化語言工具」

分別是:

  • 工具一:用途規格 Job Spec
  • 工具二:用途故事 Job Story
  • 工具三:渴望成果 Desired Outcome

簡單的來說,我們可以這樣運用三個工具:

  • 口頭溝通時,先傳達 Desired Outcome,再用 Job Story 補充,釐清目標和顧客需求
  • 短文溝通時,以 Desired Outcome 和 Job Story 開頭,放在 PRD 或產品/功能提案中
  • 長文溝通時,把 Desired Outcome 和 Job Spec 融入現有的研究報告中,搭配 UX 工具箱中「濃縮研究成果的圖表」,圖文並茂、相輔相成
  • 在 Desired Outcome、Job Story、Job Spec 中替換相同內容,善用三者類似的結構,快速重組、合併、拆分

接下來,我們將用 2 篇文章,分別介紹這三個工具,並進一步說明它們的神奇之處。準備好了嗎?

--

--